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今日讯!小小芦丁鸡 “啄”开致富门

来源:兵团网     时间:2023-03-18 10:54:32

3月15日,记者走进九师一六六团八连职工鲍挺的芦丁鸡养殖基地,只见围栏里数十只个小、毛茸茸地芦丁鸡在悠闲地嬉笑、觅食。看见有人来到,它们格外兴奋地叽叽喳喳着。

“这个芦丁鸡很好饲养,平时就是和其他鸡一样麦子、玉米、草料等,成本也不高,收益也不错。像现在圈里的这些芦丁鸡都是我自己养殖的芦丁鸡产的蛋繁育的。”说起芦丁鸡的养殖,看着腼腆的鲍挺开始打开了话匣子子,“芦丁鸡不仅营养价值高,还非常受市场欢迎。它可以肉食还可以当宠物,蛋也可以出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说起鲍挺养殖芦丁鸡跟他小时候的生活习惯分不开。作为土生土长兵三代的他,自小便喜欢家中父母饲养的鸡鸭鹅。

2021年鲍挺无意间在抖音上看到了芦丁鸡养殖的视频,觉得很新鲜,鲍挺顿时有了兴趣,觉得这是一个既能赚钱又能实现自己兴趣爱好的好“路子”。

鲍挺说:“我当即就打电话联系了商家,后来不放心,第二周我又坐车专门到乌鲁木齐加盟养殖市场去考察,我过去了觉得确是不错,回来之后我和家人商量决定养殖,在准备好养殖的圈舍后,我打电话购买了500只芦丁鸡苗进行养殖,他们就给我送过来了。”

自此鲍挺就开始了他的“兴趣”养殖事业。他的生活也更加忙碌了。农忙时节他一边忙着地里种植的作物,一边精心照顾着芦丁鸡。农闲时节,他便一心扑在了芦花鸡的养殖上。

鲍挺说:“养殖是一个闲而杂的活,一般停不下来,每天要给它们喂食、打扫圈舍、消毒,要不然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存活率以及产蛋率。”

可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鲍挺没有丰富的养殖、管理经验,先后有三十多只芦丁鸡死亡,芦丁鸡也不能每天一只鸡产一个蛋,有的三五天才能产一个蛋。鲍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他联系供应商咨询情况,请教学习养殖技术,另一方面,邀请团里、连里的技术人员到圈舍查看指导。

“芦丁鸡一般需要将鸡笼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而且鸡笼空间也尽量要大一些。在养芦花鸡时,要给它们提供不同类型的饲料,除了给它们提供谷物、麦麸、米糠等食物之外,还可以提供蚯蚓、昆虫等富含蛋白质的动物性饲料。并且需要及时清扫鸡笼,并做好消毒工作,同时还要定期给芦丁鸡注射疫苗,预防各种鸡病。”鲍挺说。

根据学习来的养殖经验,鲍挺给芦丁鸡的圈舍进行了调整,选用了有两个窗户的房间作为圈舍,并采用架笼式分开养殖、艾灸除菌和采暖控温,精心呵护着芦丁鸡的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个多月的科学饲养,芦丁鸡的“队伍”不断壮大,经济效益随之也增加了不少。

鲍挺说:“现在我已经养殖了一年多了,出售了有2000多只,目前圈舍里有3000多只,还有近千只正在孵化。由于我是目前新疆唯一一家,好多人以宠物将芦丁鸡买走了,也有的买的食用,大多都是北疆、昌吉等地。这个芦丁鸡的产蛋率也非常高,平均每只每天产一枚蛋,除了用于孵化的,基本都被本团和附近的人购买走了。”

看着养殖效益越来越好,鲍挺有了更大、更远、更广的目标。鲍田说:“今年我准备扩大养殖范围,比如婆罗门、呱呱鸡就是鹧鸪鸡,然后再研究一下杂交鸡,引进一些新品种、扩建鸡舍,使品种多,能够更好的满足市场。”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这两年,九师一六六团八连党支部也在一直寻找着适合连队经济发展的特色养殖产业,以此激发职工群众生产积极性,也能带动大家增收致富。经过多次市场调研,八连“两委”决定将鹿苑重新利用,发展观光旅游一天的特色养殖,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基地”的发展模式,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又一示范区。

九师一六六团八连连长代磊说:“我们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他在养殖芦丁鸡,现在鲍田养殖芦丁鸡的技术已经成熟了,他想扩大养殖规模,但是由于场地小、资金却,困于其中。他得知想法后,决定把现在空置的鹿厂给他用。我们连队党支部也商量了一下,准备由“两委”出资扶持他一下。”

得知这一消息的鲍挺高兴不已。鲍挺说:“芦丁鸡养殖已经走上了自繁自育畅销循环养殖之路,一只芦丁鸡单售是35元左右,加上产蛋销售的钱和自育节约的成本,一年下来,这一圈舍的芦丁鸡在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他乐呵呵地说:“芦丁鸡也“啄”开了我的幸福门。我将以芦丁鸡养殖为‘媒’,打造集孵化养殖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养殖产业链。”

标签:

相关文章

热点图集